桃李春風一杯酒,致敬喝酒真男人
俗話說“無酒不成宴”,酒成了聚會餐桌上必不可少之物。常在酒局中豪飲之人,被大家敬為“酒神、酒仙”,大家不約而同的會露出敬佩的目光。所以喝酒的男人更有魅力,更多優點,值得我們尊敬。
男人喝酒顯真情
中國人骨子里的本性是嚴肅、拘謹的,而酒卻是 “催情”良藥,數杯酒下肚能顯真性情。一般情況下,人在不喝酒的時候,理性大于感性,情感交流都顯得格外慎重。三杯兩盞白酒下去,話匣子一下子打開,從拘束到面紅耳赤,放開后,是水到渠成的共同話題。“酒逢知己千杯少”,酒是感情的紐帶。向爸媽敬酒,杯中是無聲的感恩,一杯酒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;和戀人喝酒,喝的是心有靈犀,聊的是心心相惜之語;和兄弟喝酒,喝的是情真意切,酣暢淋漓之間,是推心置腹的信任和托付……
男人喝酒顯勇敢
有很多男人喝酒,只是為了維護工作中的圈子和人脈關系。在飯局中,如果對方請你喝酒,而你卻拒絕,那么給人的感覺是“沒誠意,不上道”,結局可能是對你說“再見”。因為拒絕而難以融入圈子,損失人脈,所以很多時候男人喝酒也是為了事業,咬緊牙關硬著頭皮上,不論何種理由,這里看到了男人堅強的一面。
不管是什么人,醉酒之后同樣難受,但人要發展,就要遵守一些規則。一次公司外出談客戶,酒過三巡之后,對方老板還要再上一輪酒,公司經理說:“這些同事還有工作,老板我單獨陪你喝?!痹捳Z雖然簡單,但那一刻大家看他的眼神都充滿了敬意,每個人都不容易,能幫你擋酒的人尤其勇敢。
男人喝酒顯氣魄
喜歡喝酒的男人普遍健談,酒讓他們有更開放的胸襟,有海納百川的心態,與處處設防的人相比,喝酒的男人朋友更多。古之文人墨客,都對杯之物有極大的興趣,如李白、蘇軾、辛棄疾等,“呼兒將出換美酒,與爾同銷萬古愁”,和好酒的人交往,不會有絮叨的負能量,只有觥籌交錯,人生能有幾個秋,醉笑陪君三萬場,不訴離別傷感愁。
04
男人喝酒顧大局在飯局中,也許有這樣的對話:“上次吃飯你們公司小王不錯啊,敬酒就喝,來者不拒,一看就是爽快人”,“那個XX公司的不行,磨磨唧唧的,喝酒都沒意思,沒勁!......”諸如此類的話語。
在很多地方的飯局上,有個不成文的結論, “酒品即人品”,加入一個新人酒量好,又不推脫, “有責任感”、 “可用之才”的標簽就會打在他身上,領導帶出去也覺得有面子,反之,敬酒不飲是酒桌大忌。
種種證明,喝酒的男人更顧全大局,別人敬酒時他很少拒絕,給對方尊重感、重視感。當然不能說喝酒就代表著真誠,但至少是敞開了心門接納對方交流,如果你選擇拒絕,很可能意味著沒有給對方 “絲毫余地”。
男人喝酒更主動
忙于應酬的男人們,或許沒有那么愛喝酒,但人與人的結交,需要很多元素:認識、認可、重視、融合、減少隔閡等,飯局無疑是解決諸多問題的上佳場合。假如有幾個人準備成為合作伙伴,那么“吃飯”是最好的驗證方式,往往發現,身邊那些積極組織酒局的男人,定是社交圈子的靈魂人物,富有魅力,他們在處理事情上更主動,更直接,更果斷。
男人喝酒更真實
喜歡交友喝酒,是一種真性情的表現。西方有一個學者說過:“如果一個人永遠保持克制與理性,這個人不是神就是鬼?!边@種人的生活如同帶著假面具一般,生活是無趣乏味的,又或者在酒桌上喜歡找各種理由推脫,“太做作,不爽快”的印象也會油然而生。
現實生活中與人交朋友,大多數人會選擇那些有些小缺點,因為“金無足赤人無完人”,所以晚明文名士張岱曾言:“人無癖不可與交,以其無深情也;人無癡不可與交,以其無真氣也?!?br /> 喝酒的男人優點種種,但喝酒要有喝酒的道,做到收發有度,寵辱不驚,盡興而不失態,遠離那些酒后陋習,比如耍酒瘋撒潑打諢,強勸酒按頭強飲等,更有酒后開車,誤人誤己。釋心堂酒道館在此溫馨提示:“飲酒有度,能進能退,此乃真丈夫也!”。